哈纳安装后并不一定刚好符合要求,因此在加围毡和顶毡前,要对哈纳进行调整,调整哈纳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:
(1)调整哈纳的高度。哈纳是蒙古包木架结构的基础,乌尼、陶脑都要安在上面,所以哈纳的高度必须水平。否则将来上架就有可能产生歪闪甚至倾覆。
(2)调整平面。刚围好的哈纳圈子,由于每片展开的幅度并不均匀,容易使蒙古包的平面不圆,影响建筑的美观,另一方面还会使构件的受力不均衡。所以要尽量将哈纳拉拽到适当的位置,使平面造型尽可能浑圆。
(3)调整位置。在蒙古人的传统观念中,蒙古包里有两条看不见的界限。它们极其重要,其中一条东西轴线将室内划分成了前(南)后(北)两部分,分别代表了晚辈的与长辈的、世俗的与神圣的空间;而另一条南北轴线将空间划分成左(东)右(西)两部分,分别代表女人的与男人的空间(以站在蒙古包里,面南而立定向)。前面一种空间观念与汉族“以北为尊”的传统相一致,但是后面这种观念则是游牧民族所特有的。
所谓调整位置,指的是调整这两条轴线。一位有经验的牧民站在南边(或北边)稍远的地方,沿着南北轴线(前面用陶脑辅梁定位出的南北轴线)看过去。其他人听他的指挥,分别把南边门框和北侧哈纳的中心线移到这条轴线上即可。
做完以上3个步骤,便可以将刚才虚挽着的里围绳拉紧、绑牢。